close

匈奴人,曾經圍困劉高祖劉邦,讓漢武帝掏盡國力難纏聞名的騎射民族,

曾被影射跟催化羅馬帝國滅亡的匈人有某中關聯,被貼上殘暴喜好劫掠的負面標籤,以至於遷徙到中原內地仍難擺脫漢人歧視。

晉朝結束漢末百年的分裂時代,皇帝乃至於以往被王權打壓的商人,都加入炫富的競賽。

驕傲的權貴認為是自己帶來的社會繁榮,藩王暗中擴大勢力威脅皇權,終於爆發八王之亂。

 

石勒,匈奴分支羯族人,後趙創始人,

先是投靠劉淵的匈奴漢國,劉淵死後,新主劉曜疑心石勒不臣之心欲剷除之。

劉曜改國號為趙,史稱前趙或劉趙,

石勒自稱趙王,也創立趙國,史稱後趙或石趙,

後劉曜被處死,石勒統一北方,致力文教經濟、推廣佛教,對穩定北方政局有不可磨滅的貢獻。

有起義領導者共通的草根性,卻靈活手腕、清晰政治頭腦,令其能智取迷惑劉琨、王浚、段匹磾等割據勢力。

 

303年,并州一場大飢荒,使得石勒與匈奴族人淪落為奴隸並被多次毆打,

由於言談氣質,奴隸主賞識他便讓成為佃農之一,靠著識馬的才能結識不少有力人力。

搭上八王之亂的順風船,石勒藉著替藩王司馬穎報仇的口號,培植軍事勢力後來投靠匈奴人劉淵建立的漢國。

河北叛民四起,石勒、劉曜、王彌各地攻城掠地,使得匈奴漢國逐漸威脅到帝都洛陽,

但晉國雄霸北方,承襲漢朝與曹魏的軍事制度,無論是單兵素質還是軍官素質,都不能變民光憑血氣之勇就能短時間追上。

周圍郡縣源源不絕的勤王部隊,與刁鑽詭詐的用兵之道往往讓匈奴人吃不少大虧。

 

雖然晉朝國難當頭,但皇權與藩王不可調解的矛盾卻越演越烈,

八王之亂最後勝利者東海王司馬越,剝奪皇帝安插禁軍人事權甚至屠殺大臣,甚至阻撓帝都南遷壽陽的計畫。

司馬越甚至打著討伐石勒的名號,抽走洛陽的精銳之師與人才隨他進駐許昌,實則是包藏架空皇帝的私心。

 

311年4月,許昌

根據斥侯來報,東方駐紮的司馬越大軍有異常,不知何故趁著夜色拔營迅速往東北移動。

往東是反方向遠離洛陽,路途間並無適合大軍設伏的地形,顯然是晉軍軍心動搖不得不退。

不久前,晉朝皇帝已經對跋扈的司馬越發布討伐檄文,司馬越是想把禁軍精銳調往東海國封地,致身處空虛洛陽的皇帝不顧可能性最大。

石勒判斷這是打圍殲戰的最佳時機,隨後來報洛陽的所剩不多駐軍也正往東向司馬越部隊靠攏,

時間緊迫,必須在這兩支部隊集結到堡壘堅守前,不計代價追上分割包圍這兩支部隊。

 

帶領司馬越部隊往東北移動的主帥是司徒王衍,

3年前他成功阻擋王彌從許昌進犯洛陽的大軍,

因為司馬越病死,擔心軍心不穩故秘不發喪,此去是護送司馬越的棺槨回到東海國,也就是名符其實的送葬部隊。

仗著部隊裝備精良,估量著縱使匈奴人敢追來,只要仗著簡易的防禦工事,輕騎馬弓也很難啃下這根硬骨頭。

但王衍沒考慮到的是禁軍保護京師心切,不合理由調動部署已引來軍心浮動。

石勒特令早先買通並潛伏敵後寺廟的僧侶團,進行攔阻工作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幫按讚 的頭像
    幫按讚

    白話經濟統計家教網(幫按讚)

    幫按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