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假設甲、乙兩國有下列的生產技術:
請問: 貿易前兩國產品 S 相對於產品 T 的相對價格為何?(5 分) 何國對生產何種產品具絕對利益(absolute advantage)?為什麼?(5 分) 何國對生產何種產品具比較利益(comparative advantage)?為什麼?(5 分) 若兩國根據比較利益法則進行貿易,則甲國相對於乙國的容許工資範圍會落於何 處?若甲國的工資 WA 為一小時$10,則貿易後乙國的工資(以甲國幣值衡量)為 E×WB必須介於$X 與$Y 之間。請計算 X 與 Y 各為多少?並說明原因。(15 分)
答:
一、
(一)貿易前甲國產品 S 相對於產品 T 的相對價格=Ps/Pt=2/6=1/3
乙國產品 S 相對於產品 T 的相對價格=Ps/Pt=12/15=4/5
(二)甲國生產產品S、T均有絕對利益,因為甲國在這兩產品勞動力投入小時均少於乙國。
(三)甲國生產產品S具有比較利益,因為甲國產品 S 相對於產品 T 的相對價格1/3低於乙國的4/5。因此,乙國生產產品T具有比較利益
(四)LsB/LsA=12/2=6>Wa/E*Wb>LtB/LtA=15/6=5/3
6>10/E*Wb>5/3
6/10=3/5>E*Wb>1/6
5/3<E*Wb<6
X=3/5,Y=6
二、假設一小型開放經濟國家的國內對汽車的需求與供給如下: 需求:Q=200-P 供給:Q=100+2P P 為價格,Q 為數量。請問: 若世界價格為 20,則自由貿易下本國進口數量為何?(5 分) 若政府現在對汽車實施配額(quota)限制(22 單位),則本國汽車的價格會變成 多少?(5 分) 政府實施此項配額限制對福利的影響為何?(5 分) 若政府不實施配額限制而改採自動出口設限(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, VER) (與主要國外供給商協商,讓其主動限制汽車進口本國數量為 22),則對福利的 影響又為何?(5 分)
答:
(一)
(一)世界價格Pw=20代入需求:Q=200-P=200-20=180 ,供給:Q=100+2P=100+2*20=140
進口數量=超額需求=180-140=40
(二)進口配額M=22單位之供給線Qs+M=100+2P+22=122+2P=Qd=200-P
3P=78,P=26
三、請回答下列問題: 每一個國家可同時有國際收支盈餘嗎?為什麼?(10 分) 國際收支帳與一國的投資及儲蓄的關係為何?(10 分) 何謂 J 曲線(J Curve)?(10 分)
答:
(一)不可能每個國家都同時有國際收支盈餘,因為每一個國家國際收支借貸總合為零才能維持平衡,如果每個國家都有盈餘,借貸方就不平衡。
(二)
C+S+T=C+I+G+X-M
Sp-I+(T-G)=(X-M)=CA
S-I+Sg=CA
國民儲蓄St=Sp+Sg、Sp私人儲蓄、Sg=(T-G)政府儲蓄
St-I=CA
若經常帳順差CA>0,國民儲蓄淨額為正(St-I)>0,即超額儲蓄
若經常帳順差CA>0,國民儲蓄淨額為負(St-I)<0,即超額投資
(三)
J曲線:一國貨幣貶值初期,因為短期進出口需求缺乏彈性,進口商品價格上漲但進口品數量只有些微變化,出口價格下跌但出口品數量也只有些微變化,貿易餘額不增反減。隨著時間經過,進出口需求價格彈性慢慢增加,而貿易餘額也慢慢改善。橫軸為時間,縱軸為貿易餘額,貶值後貿易餘額先下降而後緩緩上升的圖形像字母J。
四、假設香港的物價相對美國大幅度上升,香港貨幣當局要如何在外匯市場干預來維持 港幣對美金的固定匯率水準?請用 IS-LM-BP 圖形分析。(20 分)
答:
假設國際間資本自由移動,BP線水平。假設香港的物價相對美國大幅上升,香港對美國之淨出口減少。IS0左移至IS1,利率由r0下降至r1,均衡點0→1,資本外流,國際收支逆差。香港貨幣當局為防止港幣貶值,賣出外匯資產使貨幣供給減少,LM0左移至LM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