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些人誤以為冉閔殺胡目的,是漢人沙文主義覺醒
恰恰相反,殺胡目的是避免自己成為胡人少數國,
如果胡人大量流失或死亡,不只財源外流,連軍事實力也大打折扣。
第一條命令是持武器者斬,第二道命令則是為己所用者留、不為己所留者去,第三道命令是漢人可以拿胡人首級領賞。
如果想要有效率領賞,當然是挑弱的殺,所以有汰弱留強的意味存在,順便挑選出敢於殺戮對敵的漢人。
思考誤區1:漢族是多數,所以冉閔選擇拉攏漢人搞種族清洗?
A1:
同前面說的,冉閔殺胡目的是為了留胡且能效忠自己的胡人,
殺胡比較偏向極短期的限時限量活動,
畢竟懂玩的人,知道怎麼充分利用遊戲規則,胡人變少政府稅收變少,還要加倍灑幣顯然不現實。
假如漢人有能力自發性起事? 還需要用懸賞方式灑幣? 錢留在自己口袋不是更好?
同樣是軍事能力出眾、恐怖統治的另一個背骨仔赫連勃勃,
人家就沒用殺胡當號召,可見得殺胡有政治動機,但無法證明是拉攏漢族或者漢族在北方有人數上優勢。
以近現代的霧社事件舉例,賽德克人殺害當地的日本人,只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,但沒改變賽德克自身人口劣勢。
思考誤區2:把冉閔類比成項羽,認為兩者很類似
A2:兵力劣勢逆轉的領袖這點很像吧,但歷史上能辦得到這種戰績的神人也不只這兩個。
項羽也不過想當個封建共主,冉閔則是稱帝,
項羽很好被摸頭,冉閔大多數情況都顯得很衝動,換作冉閔去鴻門宴,劉邦還有活路嗎?
思考誤區3:稱帝導致失敗
A3:當然這思路綜合袁術、王莽、袁世凱的歷史教訓。
但後來跟進稱帝還有劉顯、石祗,同樣稱帝魯蛇集團為何只檢討冉閔。
如果冉閔不稱帝,有辦法爭取東晉支持?
笑爛了,西晉亡主因在八王內鬥,胡人只是拉進來助拳。
你北方胡漢運動跟晉朝有半毛錢關係? 什麼種族仇恨,有自己利益重要嗎?
既然胡漢問題不構成誘因,那稱帝也不構成反感原因。
能打得過,石虎在位時期,怎麼搞得南北對峙不上不下的局面?
更何況是幫助一個四面為敵的政權,晉朝又不是美帝,
你北方過得好不好,想不想半路認親,根本不是他考量合作的選項,東晉與冉魏也沒利益衝突,稱帝更不會成為扣分原因。
思考誤區4:冉閔已融入羯族核心圈,民族認同感只是奪權操縱手段
Q4:這就好比形容你上班,代表對老闆產生認同感一樣荒謬。
當然封建思想,只有隸屬人群關係,都可以用忠一筆代過。
不管老闆是付你一塊錢,做一百塊的工作,也是要把工作做好,父執輩還真的有些是這樣想。
好比MLB身手,只給你每個月3~5萬薪水,就算老闆說我待你像親兒子,任誰都難以接受吧,
更何況誰知道老闆是對你比較特別,還是勞逸不分雨露均霑? 表面很好,實則利用關係?
用封建思維推論,冉閔如果身在東晉,可能就是蘇峻、王敦、桓溫、劉裕,
只是胡人統治者用親族手段拉攏罷了,
漢族認同可能是政治號召,但不代表打入圈子或得到某個地位,就代表得到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