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坑儒說法是出自《 漢書·地理志下“燔書坑儒” 、昭明文選的《尚書序》 “焚書坑儒”

而尚書序內容穿越提到西漢巫蠱事,因此被認為是後人偽託西漢孔安國所作的假貨。

而漢書作者是東漢班固,漢朝評論秦朝,自然證據力不足。

 

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司馬遷的史記,

《史記·儒林列傳》「及至秦之季世,焚詩書,坑術士,六藝從此缺焉」。

六藝是儒家學習的六項基本技能,

前後文理解,司馬遷實打實就是想表達術士是指儒生,那為什麼還有爭議?

 

問題就是在史記存在不少相互矛盾的紀載,

好聽一點是秦代殘存的史料不多,如果依作者主觀理解篩選合理資訊,那萬一有新證據可推翻,那後世就缺乏另一種觀點的思維,

所以儘管矛盾衝突的紀載,還是都保留下來,給後世慢慢考證。

難聽一點就是本文僅代表前人言論,僅供學術參考, 「投資一定有風險,基金投資有賺有賠,申購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。」 

 

也就是司馬遷"可能"選擇性說話含滷蛋,不敢保證坑的對象只針對儒生,但"苦無"證據,

只好用術士給不死心另一派讀者開放式結局,你們慢慢吵吧,嘿嘿。

所以才有儒生無誤,五行術兼讀孔子書非純正儒生折衷說,跟完全不是儒生就煉丹仔,這三種學術觀點。

以前後文閱讀習慣,術士指儒生說法可信度最高,

術士是否刻意政確用爭議性的詞彙來迴避,應該要有新的出土文獻挑戰史記才能替秦始皇洗白。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秦始皇 焚書坑儒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幫按讚 的頭像
    幫按讚

    白話經濟統計家教網(幫按讚)

    幫按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